教室的使命
我们可不可以让教室的功能简单一些、单纯一些?它就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读书学习的地方。也就是说,它只需要是一个书房,就足够了。
(相关资料图)
————————————————
假如校园里只能保留最后一个建筑空间,其他的统统都要舍掉,会留下哪一个?我认为,当然是教室。
那好的教室应该长什么样子?
我们在设计教室的时候,应该首先考虑学生的学习所需和成长所需。无论教学采用的是传统的讲授式,还是小组合作探究式,这些都不重要,最要紧的是让学生的课桌椅坐起来舒服一些,桌面大一些,座椅软一些,高度可调节,方向可转动,让学生有地方可以放书,有地方可以放脚,有地方可以放下胳膊,有地方可以放进膝盖……我们需要记住,孩子要一整天一整天地待在教室里,一待就是十几年,好的教室首先一定要让学生身体舒服。
不同教室之间的关系,既让同类教室相对集中,又让各个教室能够保持相对独立性,这是教室布局中的智慧和艺术。当然,当我们将各种功能教室都分散在各自的小天地时,也容易造成彼此的孤立和封闭。因此,教室尤其是各种不同功能的教室,学生经常使用的教室,比如科学实验室、艺术教室等,最好是分散布局在学生身边,而不是把它们集中在一起。这样,以就近使用为原则,在学生身边形成一个功能教室的综合体,形成一个微缩版的小校园,让这个丰富的功能空间为学生提供一个丰富的生长环境。
好的教室,应该是个书房。我相信这个想法也会是大多数师生的愿望。但看看我们现有教室的样子,是这样吗?坐在教室里环顾四周,你会看到什么?这边是一堆扫把,那边是一排储物柜;这边是电视机、广播音箱,那边是监控摄像头;这边是写满了讲义的大黑板,那边是写满了作业的小黑板;这边贴了爱因斯坦,那边贴了世界地图;这边摆了几盆花,那边挂了一墙壁的衣服……几十平方米的空间,似乎想装下整个世界。教室本是为读书而造的地方,唯独不像个书房。
我们可不可以让教室的功能简单一些、单纯一些?它就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读书学习的地方。也就是说,它只需要是一个书房,就足够了。
所以,我梦想中的教室,有整墙整墙的书,有每人一座的桌椅,有一块能演示的黑板,有一盆飘着淡淡清香的花……我们完全可以把一些储物的功能移放到教室外面;至于其他的设备和装饰,那都是次要的,切不可喧宾夺主。
倘若是固定教室,我希望这个教室是一个比较中性的书房,它的文化环境既适合人文学科,也适合科学学科。如果条件允许,我当然期望我们的教室都是学科主题教室,文史哲学科教室能有人文教室的风格,多一些书本,多一些阅读和交流的条件;数理化教室能有科学教室的样子,多一些操作台和实验台。这样的教室或者说这样的书房,其本身的文化环境是会促进教与学的效果的。
虽说教室是学习的地方,但也不一定板起面孔来。因为真正有效的学习需要身体的自由和情绪的放松,也需要学习者的自主活动、彼此协作和平等交流。因此,教室内部的设计需要遵循这些特点并满足这些需求。
在最靠近教室的门外,应该留有学生活动的空间,这个空间还应该是一个可以和教室内部发生连接的连续空间,以便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可以非常顺利且便捷地延伸到教室外部。这种延展,不是教室本身空间的扩大可以替代的;这种延展,是教的形式与学的形式的扩充和丰富,是教的体验与学的体验的扩充和丰富。那么,延展后的教室之外的空间,就不仅仅是一块可以供学生活动的空地,必须是一个能够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更多可能的综合性空间,是一个要为学生成长提供更丰富的体验环境的综合性空间。在这里,学生要很容易找到老师,很容易找到伙伴,很容易找到学习的条件,很容易找到成长的台阶。每一间教室,加上从教室延伸出来的空间,就可以构筑成一个具体而微的小学校。
唯有如此,我们所说的“让教育和成长随时随地发生”才可能成为现实。
(作者系北京四中雄安校区执行校长)
标签: